close
 
下流社會
 
【下流社會】
浦展◎著 吳忠恩◎譯

高寶書版
2006年7月1日初版 
 

 
*不是很好閱讀的書
*日本數據不易體會
*許多新觀點頗厲害
*有可能在台灣發生
*得找出自己的心得
 

 
會買這本書,是因為書的側條(就是書外面加的商業文字的推薦廣告條,CD上一般叫做側條,不知書上的專有名詞怎稱呼!按:撒教我了,叫,書腰!)上面有【大前研一嚴重關切】的字眼,搞行銷的人就是這樣討厭,總有辦法搔到消費者癢處,像我這樣搞文字的人,對什麼銷售排行榜冠軍、哪哪哪熱烈報導、誰誰誰強力推薦這些屁話,已經到了自動消音的境界,但還是被嚴重關切四個字搔到癢處了,大前言一在關切什麼咧?乖乖掏錢吧!
 
注意大前研一這名字,其實不是因為什麼趨勢探討或經濟管理之類的,我對這類訊息向來不太留意,甚至不太在意,但是不經意的看過他在做兩岸經濟分析時說過的一句話《…40歲以上中國人,只唸過一本書叫毛語錄…。》後來他這段談話還曾在網上引起一些口水戰,不過也已經併入我的自動消音系統。我有點搞不懂的是,嚴格說起來,這句話沒有創意、沒有新意、沒有學問、甚至沒有押韻,但是過去四十年,似乎沒有人這樣講過,所以產生了很大的想像空間,造成了許許多多人的關注:承認的,否認的、覺得有理的,覺得亂講的、感到憤怒的,感到哀傷的、認為機會來了的,認為時代過去了的…每個人似乎都能從話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感情去投注,像極了流行歌!
 
好吧,回到書上,書的封底有些文字,說明了作者書裡的【下流】,跟一般中文認定的下流不同,其實這書真的很難連續閱讀,一堆日本的統計資料與與問卷調查分析太隔閡了,如果有人依此類推來做台灣社會的比對,肯定比做那些喇賽的民意調查對得起列祖列宗,不過我還是斷章取義的從書中一些剖析,與及書中提及的其他書裡的訊息,找到了自己一些想法。
 
魅影最近對【世界唯一僅有的花】嗑了一篇【第一 or 唯一】,SMAP在歌裡的溫柔勸說,讓一些條件相對較差或缺乏自信的人,頓時找到了一個美麗的天堂,就像當年馬兆駿唱【第二名也無所謂】,趙傳唱【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】,在【金字塔底部市場永遠最大】的鐵律之下,SMAP一下就擄獲了無數日本聽眾的心,我相信【不一定要做No.1,只要做Only 1】這種論調,應該是當時(2003年3月5日發行)日本社會的某種主流思想。
 
而下流社會書中,則提到龍櫻(東大特訓班)這部改編自漫畫的連續劇(首播日期:2005年7月8日),我查了一下,故事好像有點八股,大概是講一個身分特殊的老師到一間三流高中,努力把學生訓練成考得上東大的魔鬼訓練課程,但作者特別摘錄了劇中的一句對白:【不一定要成為No.1,只要成為Only 1就好?別開玩笑了,所謂Only 1,就是那個領域的No.1。】倒頗有那麼一點把槙原敬之打回原形的解駭氣氛! 

下流社會中又提到另一個日本評論家森永卓郎的書【快樂的渡過年收入300萬日圓的時代】,由書大賣的程度,說明日本社會的另一個趨勢:只要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,錢賺少點也沒什麼不好!把這個概念跟我在逛誠品這區時,有注意到但沒買的另一本書【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?】(網上說是2005年日本賣得最好的一本書,出自一個現年30歲的會計師山田真哉)放在一起,似乎有那麼一點氣氛,就是,日本人對錢的觀念似乎慢慢在改變,不一定要幹大企業,大企業也會倒,不一定要賺大錢,賺大錢太辛苦…
 
放到自己身邊,台灣社會似乎也是一樣,漸漸的,我越來認識越多薪水不多,但心情富裕的人,他們遊山玩水,蒔花賞鳥,唱歌拍照,他們愛護資源保護環境,甚至當志工當義工行善助人,比起社會階層高的、薪水多的,整天酒池肉林的開會應酬,嘔心瀝血的鉤心鬥角,富足,好像有不同的定義。 

立志做大官早就被推翻。
立志做大事聽來很諷刺。
立志賺大錢不如先偷閒。

新的社會族群正在形成。

我想起2003年底,我替葉蒨文寫的一首歌詞,我的題目,叫做關電視,後來唱片公司好像為了怕得罪電視公司,就把歌名改成那德行。但無論如何,在我的周遭已經有越來越多不看電視的朋友,把電視關掉,人真的就高尚許多,不騙你,你會更常笑、更少激動、更常讀書、更常聽音樂、更多機會運動…,生活有兩種層次,精神跟物質,物質生活很難比較,你說你高檔,但是好的還有更好的,貴的還有更貴的,而精神生活就很單純,過你想要過的你就會愉快。
 
如果非得自尋煩惱,恭喜你,你一定尋得到!
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5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