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


關於那些被自己遺忘的問題(前文),有很多都牽涉到語言,在資訊不普及的時代,答案不好找,所以你記得也好,最好你把它給忘掉,那是往事已隨風飄,但是到了網路時代,如果我們再努力回想一下,也許只要想到一點蛛絲馬跡,就能在網路上挖出些什麼來,就算眾說紛紜,但也可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答案。

台語的外來語很多來自日語,而日本當時對西方文化的接受度也高,所以許多外語變成日語之後,就跟著轉換成台語,日語哇咖拉奈矣,但因為唸書時讀了幾年散赤英文,多少可以體會,好像每個人到了國中,也都會玩一下,脫拉庫,卡妹拉,含多魯,羅賴把,歐都拜,離啊尬,原來街頭巷尾的台語,竟有著日英血統。

要說的這個被我遺忘的問題,學校當時不會教,後來也沒有教,小時候看大人玩撲克牌「怕呸洗」,裡面有太多奇奇怪怪的名詞與術語,當時不理解,後來忘了問題,一直到那年,我要幫廣告新人葉民志做一張賀歲專輯,因為有歌要寫關於過年賭博的種種(贏新錢),便做了一次整理,很快的,以前很多疑問就豁然開朗,知道了:

「金仔=King」、「綑仔=Queen」、「切仔=Jack」,
也懂了「呸洗牌仔」,原來是 Pairs,「一呸」是 1pair,
「兔呸」是 2Pairs,葫蘆(我唸作戶爐)是Full House。

這些跟賭博相關的語言,我猜,台灣各地可能說法不盡相同,比如我小時候,四條不叫「鐵枝」叫「四枚」,而「鐵枝」「柳丁」「鹹機掰」等等,都是唸書跟當兵時,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老鳥們講的,我猜應該不是外來語,但也不知有何典故。

在查詢的過程中,意外的發現了這個早被我遺忘的問題是「KG幫、石洞卜」,記憶中這個遊戲是大姐教的,當時不懂的這兩個詞已經太久不再使用,發現有人問才又想起來,看了別人回覆的答案也難怪我不懂,KG幫,けいじばん,是日語「掲示板」,「石洞卜」ストップ,就是 STOP,哇咖拉奈矣,但回想遊戲時的動作,嗯,原來如此!


然後,當我再次把整個 「梭哈」Show Hand 的撲克牌遊戲,在我腦海演練一遍,企圖找出是否還有被我忘記的問題時,天啊~~可能有很多人早就知道了,但我沒有,我是大半輩子之後,寫東西查資料,東想西想之後才發現的,原來,洗好牌請對方切牌,是希望藉由這個動作,化解彼此之間的疑慮?你有懷疑嗎?你要「斗」嗎?你「Doubt」?


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正的答案,但是我喜歡我這個想法,尤其在網路世界,這是一個很好的字,再說一遍,斗是個很好的動作,這個時代沒有真假,你今天看到的新聞,明天他自己就打臉,今天拍胸脯信誓旦旦的人,明天可能就捏蛋蛋自宮,你要轉貼任何訊息,評論任何事件,回應任何文章,都請心存懷疑,斗一下,Doubt一下!

PS
網頁上方Salliven Lin的臉書回覆中提到:...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來自一個叫「Page One」(ページワン)的撲克牌遊戲。在出手中倒數第2張牌時,玩家必須喊「Page One」(ページワン);而在出最後一張牌時,則必須喊「Stop」(ストップ)。我比較喜歡這個說法,但之前網路上我沒有查到,比起揭示板,兩個都是英文的整體性,似乎更具說服力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5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